我市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,坚持稳粮增收、提质增效、可持续发展、市场导向、改革创新五项基本原则,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。
这几天,后湖管理区满园果生态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非常忙碌,又要参加科技培训,又要为桃树整枝、嫁接,一刻也没闲着。“我们公司成立5年来,通过‘龙头企业+合作社+社员’的发展模式,一年一个新台阶,现在公司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,年收入突破3600万元。”满园果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龙介绍,他们还带动合作社社员及周边老百姓共260人共同走上了致富路。
近年来,我市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,完善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家庭农场”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,鼓励农户、合作社以资金、技术、装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,形成产权联合的利益共同体。目前,全市共有家庭农场69家、农业企业60家、专业大户2710户、合作社877家。
我市通过培育多元化、多层次的市场服务主体,加快发展电子商务、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业态,加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。“自从我们的农村网点建成后,让这里的小龙虾、虾乡稻、尝相思等200多种潜江的色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,销售额达800万元。”潜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忠玲说。
与此同时,我市还通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,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,加大科技装备支撑能力提高,健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,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确保舌尖上的安全。全市成功打造3个商标、13个湖北商标、30个“中国绿色食品”和“湖北省产品”。
近年来,我市把龙虾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色产业、转型升级的示范产业,突出推广“虾稻共作”模式。今年全市已新开挖虾稻共作基地11.8万亩,全市标准化虾稻共作基地已达36万亩。为打造农业优势色产业集群,构建优势产业链,我市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“四个一批”工程,通过实施整合土地平整、农业综合开发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,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,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,推广绿色增产模式,提高单产水平。
2015年,我市粮食总播面129.85万亩,粮食总产达61.08万吨,比上年增7.81万吨,增14.67%。前三季度,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9.27亿元,比上年实际增长5.1%。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,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,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正逐步形成。
